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,极端天气事件,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寒潮,正变得越来越频繁。对于那些深藏于地球内部、肩负着国家经济命脉的矿山企业而言,寒潮不仅仅是气温骤降那么简单,它更是一场对生产安全、设备运行、乃至人员生命健康的全方位严峻考验。矿山环境本身就复杂多变,地质条件、作业深度、通风状况等因素都使其在寒潮面前显得尤为脆弱。因此,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、完善的寒潮应对策略,是确保矿山在严寒天气下依然能够安全、高效、可持续运营的关键。
寒潮对矿山的影响是多维度的。首先,低温会直接导致机械设备性能下降,金属材料变脆,橡胶部件硬化,润滑油和液压油黏度增加甚至凝固,从而引发设备故障、磨损加剧,甚至停机。其次,水管、消防系统、排水设施等极易结冰,造成管道破裂、水力系统失效,严重威胁生产和消防安全。再者,极端低温对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构成巨大挑战,冻伤、滑倒、缺氧等风险显著增加,生产效率下降,安全事故隐患丛生。此外,积雪和结冰还会影响矿区道路交通,阻碍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,对矿山整体运营造成严重冲击。面对这些挑战,矿山必须采取系统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,才能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应对寒潮,核心在于“预防为主,应急为辅”。一套有效的预案是抵御寒潮侵袭的第一道防线。这包括:提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,识别矿区内易受低温影响的区域、设备和环节;制定详细的寒潮应急预案,明确各部门职责、应急响应流程、物资储备清单和人员疏散路线;建立健全气象预警机制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确保在寒潮来临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和部署;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和协调配合水平。只有将这些准备工作落到实处,才能在真正的寒潮面前从容不迫。
在所有应对措施中,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矿山寒潮应对的重中之重。矿山应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寒保暖装备,包括加厚工作服、防滑保暖鞋、手套、帽子等。在井下或露天作业区域,必须设立温暖的休息室、茶水间,并提供热水、热饭等后勤保障。针对低温作业特点,应合理调整作业班次和时长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,并加强健康监测,及时发现和处理冻伤、感冒等健康问题。同时,要强化防滑、防坠落等安全教育,提醒员工注意湿滑路面、结冰区域,并对高风险作业进行额外安全评估和防护措施。
设备保护是确保矿山生产连续性的关键。针对各类机械设备,矿山应采取差异化的防冻措施。对于冷却系统、液压系统等含有液体的设备,必须添加防冻剂或使用低温型润滑油/液压油;对于供水、消防、排水管道,应进行保温处理或安装伴热带,必要时可采取不间断小流量放水的方式防止结冰。露天停放的重型机械应加盖保温篷布,或在夜间进行预热。对于输送带系统,要安装刮水器和加热装置,防止物料粘连和结冰,导致输送带打滑甚至损坏。在寒潮期间,应增加设备巡检频次,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隐患,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。
电力系统在寒潮期间面临巨大挑战。冰雪负荷可能导致输电线路断裂,低温会影响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。因此,矿山必须加强对供电线路、变压器、配电柜等电力设施的巡查和维护,及时清除积雪和冰挂,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同时,应配备充足的备用电源,如柴油发电机组,并确保其处于随时可启动状态,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。对于井下通风、排水、提升等关键系统,必须保证不间断供电,一旦出现故障,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防止因电力中断引发次生灾害。
矿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不可忽视。矿区道路、桥梁、斜坡等在寒潮天气下极易结冰,影响交通安全。矿山应组织力量及时清除道路积雪和冰层,撒布融雪剂或防滑材料,确保运输通道的畅通。对危旧房屋、临时构筑物等进行加固或排查,防止因积雪过重导致垮塌。通信系统在应急响应中至关重要,要确保电话、广播、无线电等通信设备在低温下正常运行,并检查备用电源,防止通信中断。整个矿区环境的稳定,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。
生产流程的调整是应对寒潮的必要手段。在极寒天气下,某些特定的生产环节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或调整作业方式。例如,露天开采的爆破作业可能需要调整爆破参数和起爆方式,以适应低温环境。物料的堆存和转运也需特别注意,散装物料如煤炭、矿石等在低温下易结块,导致筛分、破碎、运输困难,应采取保温措施或调整堆放方式。井下作业方面,除了加强通风保暖,还要密切关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瓦斯积聚情况,防止因通风不畅或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,优先保障安全,是寒潮期间明智的选择。
除了内部管理,与外部机构的协作也是成功应对寒潮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矿山应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、应急管理部门、电力公司、医疗机构等外部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。及时获取最新的天气预警信息,以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;在发生紧急情况时,能够迅速获得外部救援和支持。定期的联合演练能够增进彼此了解,提升协同作战能力。这种内外部资源的整合,构筑起一道更为坚固的寒潮防线。
寒潮过后,矿山的工作并未结束。灾后评估和经验总结同样至关重要。应对寒潮的各项措施是否有效?哪些方面需要改进?设备损耗、生产损失、人员健康状况如何?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,矿山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足,优化设备维护策略,完善人员培训内容,从而不断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。将每一次寒潮都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持续改进,才能使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达到更高层次。
综上所述,矿山应对寒潮天气,并非简单的防寒保暖,而是一项涉及规划、设备、人员、流程、应急响应以及外部协作的系统工程。它要求矿山企业具备前瞻性的视野、精细化的管理、坚决的执行力和持续改进的决心。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、强化设备维护、保障人员安全、优化生产流程并加强内外协调,矿山不仅能够在严寒中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员工的健康,更能体现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,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坚实力量。只有将安全与效率并重,才能让矿山在任何极端天气面前,都能坚如磐石,屹立不倒。
阅读:393 发布时间:2025-11-07